QuestMobile 2025年5月AI应用行业月度报告:插件形态AI应用崛起,原生AI类APP分化,三大趋势重塑产业大格局

行业分类
行业:主题美化|拍摄美化
关键词
关键词:AI插件产业趋势AIGCAPP榜单全景生态用户争夺精细化运营增长黑马
日期
2025-07-02
来源:QuestMobile研究院
QuestMobile数据显示,过去几个月里,在大模型能力没有出现“代际跃迁”的情况下,AI应用持续深入垂直探索,截止到5月份,插件形态AI应用(In-App AI)、手机厂商原生AI类APP、互联网/AI科技企业原生APP、PC端网页AI应用月度活跃用户规模分别为5.8亿、5亿、2.7亿、1.9亿,同比增速分别为106.0%、9.5%、316.0%、171.8%;如果单从APP角度来看,DeepSeek、华为小艺、OPPO小布助手、豆包、小米超级小爱位居前五位,月活跃用户规模分别为1.69亿、1.59亿、1.56亿、1.31亿、0.83亿。

对传统APP而言,优化入口位置,增加入口数量是撬动用户增长有效的杠杆:以较低边际成本和最短路径实现用户规模快速扩张

 

一、移动端月Token消耗过百万亿,插件形态主导AI头部应用

1、AI应用市场持续扩张的同时呈现形态分化,互联网/AI科技企业原生App、插件形态AI应用爆发式增长,规模分别达2.6亿及5.7亿手机厂商虽具备预装优势,但增长动力仍需观察;网页端增速显现但规模有限,办公场景下的AI需求尚未得到充分释放。

2、活跃度上,具备功能深度集成的原生App(互联网/AI科技企业)及轻量化、场景嵌入优势的应用插件正逐步影响用户心智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5年5月互联网/AI科技企业原生App人均使用次数最高达58.0次,剩下依次是AI应用插件(In-App AI),手机厂商原生App,PC端网页应用。

3、Token消耗量也直接反映出当下C端市场对两类应用(互联网/AI科技企业原生App、AI应用插件)的使用深度,而商业效应则成为下个阶段课题

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5年5月来自手机厂商的AI App整体Token消耗量为5.6万亿,对比5亿用户规模略显单薄,高价值服务存在但AI功能认知度低。因此,突破基础功能、深耕高价值服务成关键。

4、从应用形态来看,活跃用户规模TOP50应用中,插件形态的AI应用份额最高,达27个;互联网/AI科技企业“少而精”,原生App个数虽少,但均为头部应用,如DeepSeek,豆包

5、从【应用-赛道-企业】的立体分析架构全面解析国内AI应用市场

 

二、原生App、网页端应用发展呈金字塔结构,In App AI应用处于流量上升期

1、原生App发展呈典型金字塔结构:尽管整体规模已达5.7亿,但头部应用稀缺;尾部应用(50万以下)数量占比超75%,长尾现象突出

2、从增速来看,头部阵营(千万以上量级)表现出增长韧性;100-1000万区间内App,大部分面临着增长困境

QuestMobile数据显示,千万以上规模原生App整体增速平均值达2.3%;此外,虽然50-100万区间App出现4%的增速平均值,但该区间内半数应用环比下降,仅个别应用带动增长。

3、千万量级以上App中,以抖音旗下即梦AI、豆包增速最快;热度过后,DeepSeek连续2月出现下滑

4、虽然千万以下规模的应用面临增长困境,但仍有部分App逆势突围,比如创作类应用万能AI盒子,腾讯旗下的办公类应用ima

值得注意的是,万能AI盒子是目前市场为数不多的付费类AI应用(所有功能都需付费使用),不知是否能打破C端应用商业化难题。

5、传统App在AI转型/升级发展上,呈“哑铃型”结构:100万-1000万规模插件占比达88%;与原生App一致,头部亿级应用存在孵化挑战

6、插件形态的AI应用,本身自带主App规模效应,因此,绝大部分AI插件都处于流量上升期

7、部分插件的流量增长来自其入口的调整(位置变化/入口数量增加),如QQ浏览器-Qbot,京东-京东京言此外,3家银行的AI应用也跻身Top10,可见银行业也在加速AI化转型进度。

8、QQ浏览器从原先站内1个AI入口增加至3个入口,京东增加至2个,同时入口较先前更显性化;此外,QQ浏览器的AI产品从“AI助手”更名为“Qbot”

类似AI产品更名的现象近期不在少数,如支付宝将“AI健康管家”更名为“AQ”;如果说调整位置,增加入口是为了快速获取用户,那么产品更名则是为了最快速、最直接地加深用户对产品的认知。

9、PC端网页发展与原生App相似,呈金字塔结构:近八成应用规模停留在50万以下;AI对网站价值的释放,还需找到企业服务场景突破规模瓶颈

10、千万以上量级网页应用出现“一超多强”格局,除DeepSeek外,绝大部分应用来自百度、腾讯、抖音旗下早期百度在PC端搜索的优势如今体现在其AI工具上,如百度AI助手,百度文库、百度翻译。

11、50-1000万量级的应用中,以天工环比增速最快,其次是腾讯ima;两者近期所做的产品迭代,无一例外遵循了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此外,ima与微信、腾讯文档等生态内产品的无缝衔接,则是规模增长加速器。

 

三、社交元素为AI创作赛道构建路径闭环,用户对AI图像处理以专业性、功能完整性为第一考量

1、一季度热门的AI搜索赛道目前处于平稳发展阶段,企业级服务(服务顾问、创作设计)和场景化工具(图像处理、语言翻译)是当前增长主航道

QuestMobile数据显示,AI服务顾问赛道主要由京东-京东京言带动(36.4%);AI创作设计赛道,由即梦AI带动(30.4%);美图秀秀-AI修图与搜狗输入法-AI皮肤则共同推动了AI图像处理赛道的增长。

2、创作设计赛道增长前十仍以网页端应用为主导,抖音旗下即梦AI两端应用纷纷上榜

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5年5月,AI漫画推文以59%环比增速位居第一,即梦AI-App以30.4%环比增速紧随其后,创客贴AI排名第三,环比增速23.9%。

3、即梦AI在App端的设计充分调用了抖音生态资源(创作的内容可通过平台分发),在内容创作的基础上叠加了社交属性

QuestMobile数据显示,即梦AI App对短视频行业的活跃渗透率高达99.2%,也印证即梦AI App用户兼具内容创作与社交互动的双端需求。

4、图像处理赛道以移动端应用为绝对主导,尤其是场景嵌入式插件形态;上榜应用多来自专业图像处理工具,如美图秀秀、美图设计室、美颜相机等

这一现象意味着与用户而言,该赛道内,功能性、专业性为第一考量。

5、从使用次数来看,原生App较插件应用更受用户青睐,背后逻辑与用户对功能的追求一致:原生App具备更完整、更深度的使用场景

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5年5月,移动端图像处理赛道月人均使用次数为11.6次,星绘、炫图AI、星流均超出平均水平,使用次数分别为27.7次、17.2次和16.6次。

6、作为AI图像处理赛道的两个头部应用,美图秀秀的AI场景强调“工具专业化+场景全覆盖”,抖音旗下星绘则以“生成-分发-传播”形成闭环,属于流程重构典型代表

 

四、抖音集团以娱乐+内容争夺用户时长,腾讯集团以社交+办公强化生态粘性

1、TOP30应用中,73%来自互联网企业,四大集团占据强势地位, 背后与集团的技术积累+场景优势+流量加持密不可分

2、四大互联网集团在AI布局上各有侧重,百度技术中心化,阿里电商中心化,抖音内容中心化,腾讯社交中心化;其中腾讯和抖音更聚焦重塑泛生活及娱乐体验

3、抖音集团在AI布局上将应用与内容创作强绑定,通过娱乐基因驱动用户互动,强化内容生态的用户粘性,本质是通过AI技术强化内容生态的“护城河”

4、2025年5月,抖音集团移动端AI应用Token消耗量过40万亿,原生App的消耗是插件(In App AI) 的3.7倍

5、抖音旗下AI应用月活呈现明显的“头部集中、赛道分化”特征,TOP5被搜索类应用占据,均为插件形态,依托抖音/今日头条流量优势快速获客

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5年5月,AI搜-抖音(插件)以2.07亿月活居首,豆包(原生App)以1.31亿位列第二。

6、豆包PC端活跃用户周间重合度低、用户粘性不足,办公场景的渗透有提升空间;同时,抖音系在移动端的规模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PC端生产力工具的价值,协同潜力有待释放

7、腾讯集团以“超级App内AI插件化渗透”为核心战略,同时,通过腾讯会议AI助手对接企业微信客户,实现B2B2C联动

8、2025年5月,腾讯集团移动端插件形态(In App AI)的Token消耗量近10万亿,原生App端Token消耗量3万亿

9、借助超级App“资源”,微信的AI搜索以1.6亿月活断层领跑,腾讯元宝凭借跨域协同优势,两端应用同时跻身TOP10

10、经历AI初期热度后,用户理性回调;腾讯元宝双端协同推进,PC端依托腾讯办公生态(文档/会议)深度集成实现增长,移动端借力微信入口,共同覆盖全工作流需求

 

五、AI应用生态发展洞察榜单

1、AI原生APP用户规模增长TOP榜

2、AI应用插件用户规模增长TOP榜

3、AI PC端网页用户规模增长TOP榜